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伊東豐雄












伊東豊雄(1941年6月1日-)是一位日本當代建築師,曾獲得日本建築學院獎和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


出生於朝鮮日治時期的京城府。伊東豊雄高中就讀都立日比谷高中,在1965年畢業於東京大學工學部後,曾於菊竹清訓(Kiyonori Kikutake)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在1971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原先稱為URBOT(Urban Robot:城市機器人之意),在1979年正式改名為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


此後推出了許多重要的日本建築作品,從早期帶有現代主義理性的線條(如1976年的中野本町之家(White U)和1984年的銀色小屋(Silver Hut)),到後期大量的玻璃穿透效果,風格相當明顯。1986年伊東豊雄的作品風之塔(Tower of Winds)引起了世人的注目,也將他推向國際當代建築師之列,此作品呈透明圓柱狀,是日本國鐵橫濱線的北幸地下街通風口,夜間照明相當有巧思,會依據噪音、風速等數據變化。位於神奈川縣橫濱市西區.風之塔在2006年獲得了英國國家建築師協會的大獎,列為1990年代重要的建築作品之一。2001年,伊東豊雄以仙台媒體中心(Sendai Mediatheque)將自己的聲望更推高了一層,此獨特的建築作品使他獲得2002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終身成就金獅獎。


仙台媒體中心是一所讓仙台市民使用的圖書館設施,伊東豊雄大膽的將建築外觀全採用透明的玻璃拼接,並能清楚的看見裡面如海草般不規則的管狀樑柱,使原本堅硬的建築外觀,變成了如水族箱一般柔軟感覺,亦有媒體稱其為「軟建築」的代表作。2005年他同時贏得了台灣台中市台中大都會歌劇院和高雄市2009世運會主場館國際競圖首獎。


目前正興建中的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館,亦是出自伊東豊雄之手。現為多摩美術大學客座教授。



建築理念特色





風之塔 Tower of Winds

風之塔為一橫濱地下購物中心的通風口設計,21m高的外觀以沖孔鋁版包覆呈顯半透明性。夜晚時光和反射性表面跳舞對城市的音樂,電腦控制起反應對人造和自然力量,四周聲音、風力量、時刻和季節。由1000盞燈、12個霓虹圓環,組合成圖像變化的訊息。燈光會隨著時間、噪音、風速而變化,形成互動式的都市地景。風之塔修飾了橫濱火車站邊佈滿通風管與水塔的都市地景,成功地將當代都市性格與環境因子,風速與噪音多變的流動性格,轉化成電子時代即時的霓虹光影表現。








夜間照明相當有巧思,會依據噪音、風速等數據有所變化。位於神奈川縣橫濱市西區。風之塔在2006年獲得了英國國家建築師協會的大獎,列為1990年代重要的建築作品之一。風之塔的結構隨著時間變化而有不同風貌,白天平淡無奇,夜間如夢似幻,呈現出伊東豐雄想像中的都市。





一場關於日本後現代建築演講上這樣描述了伊東豊雄:「在後現代藝術運動裡,伊東釋放了建築學的古老角色,讓它不再僅是人類社會當中高效率的機器,在伊東的建築語意中,我們可以看到軟而透亮的疆域逐漸形成了一股強而有力的群體;伊東的建築顯現了都會中的人文環境關係,將今日高度發展的大都會風景描繪的更加具體。在這些建築裡念發展過程中,介於高度經濟發展和建築學理念的達成間,伊東有順序的探索了其中豐富的層次。」而伊東也曾說過:「20世紀的建築是作為獨立的機能體存在的,就像一部機器,它幾乎與自然脫離,獨立發揮著功能,而不考慮與周圍環境的協調;但到了21世紀,人、建築都需要與自然環境建立一種連續性,不僅是節能的,還是生態的、能與社會相協調的。」透過許多小型建築的作品,伊東將自己的建築學定義成都會生活的「著裝」,這一點在現代日本人密集的都市景觀中,更加突顯。透過伊東的巧手,都會裡人們需求的隱私,和公共空間的渴望,他的小型建築可說是在這兩者間達到了完美平衡。




目前伊東的建築師事務所正逐漸將他的建築理念落實在更多的作品裡,同時也探索了新的造型潛力。他正不停尋求著新空間和游牧理念間的可能性。





獲獎








  • 1984年-第3屆日本建築家協會新人獎(笠間的家)



  • 1986年-昭和60年度日本建築學會獎(銀色小屋)



  • 1990年-第3屆村野藤吾獎(札幌啤酒北海道工廠迎賓樓)




  • 1997年-年度建築業協會將(BCS獎)(八代廣域消防本部大樓)




  • 1992年-第33屆每日藝術獎



  • 1993年-1993年度建築業協會獎(BCS獎)



  • 1997年-年度藝術選獎文部大臣獎




  • 1999年-第55屆日本藝術院獎



  • 1999年-年度建築業協會獎(BCS獎)



  • 2001年-2001年度優秀設計大獎



  • 2002年-2002年度世界建築東亞區最佳建築獎;2002年度建築業協會獎(BCS獎);第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



  • 2003年-2003年度日本建築學會獎



  • 1997年-第8屆保加亞利·索非亞國際美術展金獎




  • 2000年-國際建築師學會(IAA)學會獎;美國文化藝術學會阿諾德·W·布魯納獎








仙台媒體中心



座落地點:仙台,日本
建築設計:伊東豐雄
完工時間:2001




這棟讓人覺得輕鬆、友善的建築,是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建築生涯裡極具關鍵的作品,它被譽為新世紀建築的代表,讓全球建築界掀起一股「伊東風潮」,更為伊東帶來了2002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生成就金獅獎的榮譽。在這個設計中,伊東以十三束狀如水草的支柱做為空間試驗,他希望透過這個從自然中「衍生」出來的元素,打破既往的任何建築形式,讓建築不要那麼像建築,而是像人造樹林,人們可以拿著輕便的電腦在這裡隨意遛達,與人相遇,自然溝通,沒有任何阻礙。 定禪寺通是一條美麗的大道,高聳的櫸木帶來四季變化的風貌,媒體中心則以一個近無表情的玻璃方盒矗立在大道旁,讓來往行人「無視」它的存在,可又會被它的存在給吸引。說無視,是因為不求表現的造型、搭配玻璃外衣,映照著街景,襯托著樹林,不特別引人矚目,然而當行人的視線無意間穿透它的透明外殼時,就很難不被它奇特的內部構造給吸引了去。
 媒體中心結合了藝廊、圖書館、多媒體服務等多項功能,伊東設計團隊一開始就把它定調在「媒體的便利店」,他們希望來館的人就像進到便利商店般,可以從架上自由選擇想要的書本、影帶、光碟等各種媒體,而不是像過去的公共建築,使用者總是被館方的硬體和軟體等種種規範給強力支配。為了實現這個構想,空間安排上盡可能採取開放式設計,再搭配各種家具及設施使每個樓層各具特色,讓使用者選擇他們想待的場所,並感受如在公園裡漫步或街上閒逛的那種輕鬆與自在。




建築主體由地板、支柱、外殼三部分構成,50公尺見方的地板是鐵製蜂巢合板,地下二層,地上七層,由十三束支柱串連,沒有其他結構牆或斜撐。十三束支柱分別由數量不等的鋼管組構而成,或歪,或斜,排列任意,像隨波擺動的水草被定了格般,左擺右扭的直貫七個樓層,姿態相當活潑有趣。「水草」除了有支撐功能,還可將天光引入,並藏納各種設備管線,甚至樓梯、電梯也置入其中。四面外牆雖同為玻璃材料,但有的是玻璃加百葉,有的是在玻璃上蝕刻文字,處理方式不盡相同,卻都能讓視線穿透,把內部的活動和擺設顯露於外,將外部的林葉街景透過大片玻璃像水族館般的引入屋內,讓使用者有更多的彈性選擇和環境間的互動。




 大樓從裡或外都讓人讀不出哪個空間是主要的,那層樓又是全樓的中心。伊東想要打造的是一個均質空間,從一樓到七樓,沒有主次之分,沒有層級之別,有的只是閱讀、展覽等不同使用功能和性質上的差異。雖說均質,可並沒有一般高樓那種不斷重覆同一種空間的單調和乏味,而是透過樓高和光線的變化,以及「水草的自然生長」,塑造出各種生機勃勃的室內景象。




 伊東說,要了解這棟建築,夜晚比白天更容易些;從對街望過來,可以看到各樓層的高度差異、天花板裝修差異、家具差異,以及照明方式和顏色差異。若是白天,除了「水草」的底部隱約可見外,再往上看,玻璃外牆在陽光照射下幾近消失於無形,看到的僅是天空裡的朵朵白雲,看不到「水草」直通七樓的景象。不過,走一趟室內一樣清楚明白,正如伊東所說,重要的不是這些支柱看起來像什麼,而是能否藉此營造出充滿活力的歡樂氣氛。


(21世紀的住宅實驗場 Next-Gene下代基因建築)



(伊東豐雄的希望之鄉設計-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fe_aFG99s

(伊東豐雄的希望之鄉設計 2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uu5wLXL72I